水地暖所需热源供水温度,通常35℃-50℃即可,较对流散热器,供水温度85℃-95℃低得多,而且从热源到地暖末端一直是低温输送,可减少热媒输送的损耗。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源,缩短传送距离,减少热损失。
第二.由于地暖管在地面下,加热面层所散发热量由低向高传热,而且在2m以内热量被人体充分利用,热损失小;而散热器主要以对流传热形式,先把空气加热上升到屋顶,再向下传热到地面,在2m以内热量被人体利用较少,同时向屋顶散热损失较大。散热器一般安在窗台下,首先加热冷风,才能向上传递,被围护结构吸走部分热量,因此热损失较大。建议在建筑供暖设计中充分考虑用地暖,节约能源。
第三.地暖温度梯度均匀,不像散热器那样室内冷热不均,空气干燥,易起灰尘,污染墙壁,占用空间。应该向地面供热、屋顶制冷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地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打造舒适安逸居住环境,节能减排。
第四.在“三北”地区,地暖填充层厚度一般为50mm,能有效保护加热管,同时能使不同间距的加热管均匀地散发热量,并能蓄热。所以地暖有来的慢,走的慢,具备热惰性,滞后性;较之暖气片来的快,走得快,不蓄热,有很大差距。所以地暖的持久性,能使其保温效果延长4-6小时,充分利用热能,节省能源。也可以根据区域不同,不设填充层或减薄填充层,或用模块板,适宜各地气候设置,达到节能效果。
第五.对于大面积采暖建筑,地暖散热范围始终在2m以内,人们经常活动区域内,房间上部温度较低,减少了上部空间向外的无效损失。所以地暖特别适宜高大空间供暖,相比之下散热器就望尘莫及了。在高大空间或会议室尽量设计地暖,减少热损失,充分利用地热。
第六.人体冬季舒适度相同的条件下,地暖比对流散热器所需温度低2-3℃,当然就更节能了,每降低1℃,可节能10%。
第七.地暖可以做到分户计量,分室控温。利用温控器,控制分水器上的电热执行器,可以达到节能目的。同时地暖可以分时段设置高低温运行,人不在室内,可设置低温运行,是供暖节能,人性化的体现。在有条件的地方,尽最大可能利用智能化,控温运行,达到节能、舒适、人性化供热。
第八.室内家俱与围护结构,受地暖热辐射的影响,高于空气温度,减少了对人体的冷辐射,房间热稳定性好于对流供暖。卧室内尽量少放家具,采用壁橱式的设计,增加室内散热面,提高热能利用率。
第九.地暖热源广泛,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与生物质能源,尤其是温泉水和其他废水、废气、余热等,尽量不选择煤、气、油锅炉,节约常规能源,做到节能、减排、环保。
(编辑: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