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膜因为发热体和应用领域的特殊性,时下正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在这种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潜藏着名称混乱、标准缺乏和竞争无序的发展瓶颈。
电热膜因为发热体和应用领域的特殊性,时下正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在这种繁荣表象的背后却潜藏着名称混乱、标准缺乏和竞争无序的发展瓶颈。
目前,发热电缆厂家很少在发热电缆的类别方面做文章。相关商家刻意突出的,要么是发热电缆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的差异,要么就是发热电缆电磁辐射强度的标准问题。大多数发热电缆商家都是在同一游戏规则下围绕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进行相对公平的竞争。而电热膜行业则不同。目前公认的电热膜形式有“高分子、油墨、碳纤维、金属丝(片)”等4种形式,除此以外还有“硅晶、碳晶、电热地膜、碳素、生态”等多种叫法的电热膜,宣传广告词更是五花八门。其中不少商家都号称自家的产品是“首创”、“惟一”和“最佳”,这反映出电热膜领域无序和混乱的发展现状。试想,连自己的产品所属的类别都不能明确或不敢明确,或者无法让材料专家准确地进行定性,那么这些商家在宣传他们的电热膜应用效果时,会有多少“创举”就可想而知了。
尽管电热膜电地暖有很多优势,却一直没有相关的应用规程。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发热电缆已经有了所有厂家都必须遵守的《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而各个电热膜厂家却只能采用自己企业版的应用规程或地方性的应用规程。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大部分电热膜生产厂家不具备地暖系统设计和施工的条件,也没有和相关企业合作研讨适合自己产品的施工工艺和安全保护措施,却急于将产品推向地暖工程。不少企业的技术负责人甚至将电热膜的泄漏电流等同于漏电,并非常可笑地声称自己的产品绝缘做得很好、没有泄漏电流。个别在电热膜企业左右下的省级地方电热膜应用标准居然明文规定电热膜可以不做绝缘接地、不接漏电保护。相关企业更是大肆吹嘘自己的产品有自限温功能、不会发生过热现象,这实际上都是不负责的说法。如此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尽快从国家级的行业标准上加以限制,恐怕再出现类似电热膜顶棚供暖的冰冻期已经为时不远,其严重程度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这类问题不幸发生,无疑会影响整个电地暖行业的声誉。
任何一个行业的良性竞争可以促使企业技术进步,使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供应商公平竞争带来的益处,但是恶意竞争的后果却截然相反。价格极端低廉的代价可能是偷工减料、降低安全等级、系统不完整、使用寿命缩短等等。电热膜行业的不正当竞争还表现在超过自身能力的承诺,如使用寿命和运行成本等。这些现象如果不能加以规范,也最终会影响电热膜行业的健康发展。
编辑:夜若春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