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地暖亦称干式地暖,它是把地暖管镶嵌于高密度保温成型板里,面层通过铝箔导热,无需水泥回填,直接铺设木地板,通过地板辐射散热的一种新型地暖,此种称谓是相对与传统水泥回填的湿式地暖而言,新型的薄型地暖技术引自日韩,在日韩两国已普及多年,2006年,由王码和大良两家公司在北京首推,08、09年相继的一些传统地暖公司也推出相似产品,薄型地暖,正慢慢的走来,像新生的婴儿,成长潜力无限,却也脆弱。
薄型地暖自06年初在国内兴起,时至今日,已经四载,然其发展脚步却属缓慢,四年之中,只在一部分人群中宣传了一种概念,一种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在性能上具有优越性,符合国家所推行的节能减排的产品,却没能快速的占有市场,虽然几家薄型地暖公司经营效果也算可观,但隐约的,也能窥视出其前进步伐的艰难,于是,不禁自问,薄型地暖,你的步伐为何如此缓慢?
价格,市场定位的标尺
目前北京市场上的几家薄型地暖,在市场定位时,都选定在中高档次。价格定位虽各有不同,但相对传统地暖而言,有一定的价格差异高度。此种价格定位,与薄型地暖的成本有关,成型板的模具开具,保温板的密度要求,非标地暖管的生产,施工工具的特殊性,这些成本费用都比传统地暖要高,市场价格也就顺其而高。虽然薄型地暖可取其舒适,节能,省层高,短工期等优点平衡性价比,但是,顾客在面对直接成交金额时,会不停的对比和犹豫。所以,因价格因素,薄型地暖,暂时,在某一消费领域有一定市场,却不能像散热片那样普遍的普及至各家各户。
观念,影响人们对新事物的取舍
从“地龙”、“地炕”,到”散热片”、“空调”、“传统地暖”再到“薄型地暖”每次采暖方式的升级和普及,都会经历一个更替过程,此过程是人们采暖观念的转变过程。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层次的需求相继出现,但是,散热片伴随着人们几十年,已被人们习惯和延续,虽然,薄型地暖相比散热片有多种优势,但是,鉴于人们对老式采暖方式的习惯和价格的差异,薄型地暖这种“锦上添花”的采暖方式,被一部分人否定着。薄型地暖,绕道而行,但依然前进着。
地理位置,隔开南北气候需求
因为气候原因,北方城市有供暖规定,而南方的城市却没有,所以,采暖方式的改变从北方开始,慢慢的渗透到南方一些城市,相对于北方而言,南方的一些城市接受能力或速度会更快一些,比如上海,经济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而且没有传统的一些供暖方式的影响,人们接受新事物会更快一些,但是,却也不能说南方就更适合薄型地暖,毕竟,南方没有一个大的供暖环境,且,更多城市的经济水平决定,薄型地暖在南方只有一些高端客户,依然的,不能大范围的铺展开来。但是,全球地暖变暖,长江沿岸一带,呈现出一种极端气候,武汉、长沙、南京、上海等地,人们也正在慢慢的改变冬天的寒冷气氛,供暖的南北分界已不那么明显。薄型地暖,正向着南方微笑。
专利,华丽却不怎么实用的外衣
接触过几家薄型地暖,他们都能拿出专利,在专利网上一搜,还真的都有,暂且不论专利局批准专利的依据,但是,至少,合法的专利应该受到保护,但是,山寨流行的当前,薄型地暖也无一例外被山寨。 于是,专利,只能被当作业务员宣传时的一个筹码,给自己添加一件华丽的外衣。于是一些没有薄型地暖专业技术和经验的就打着薄型地暖的旗帜,做一些不合格的工地,搅得薄型地暖这池水有点混。薄型地暖于是被人们审视着,怀疑着,它的步伐还能快吗?
自身特点,被误认为是缺点
管小,这是薄型地暖的一个特点,所谓薄型,它要求地暖反应出一种明显的薄型优势,于是,市面上的薄型地暖厚度大致都在1.2 cm、1.5cm、2.0cm、2.5cm这几个厚度左右。而地暖管也相应的配备在0.8cm、1.0cm、1.3cm、1.6cm,相对于传统地暖2.0cm的地暖管,薄型地暖管更具精致,但是,顾客却有顾虑,管小会不会堵,会不会热量不够,阻力会不会大等一些问题。担心并不多余,有疑问总是好的,至少说明他们对薄型地暖的关注很关心,专业做薄型地暖的公司会对顾客系统做整体设计,消除这些疑虑。但是却有一些恶意竞争者在给顾客做说明时,恶意攻击,混淆视听。欲说无语,希望薄型地暖公司能够不断完善自己服务和产品,争取能做到无懈可击。
没错,薄型地暖,几经风雨,在经济泡沫高潮中出现,经历经济危机的沉淀,正在逐步的走向成熟,一步一个脚印,虽然走的艰难,但前进之势不可阻挡,价格不是问题,观念终可转变,地理位置所划分的气候影响因素也在慢慢减弱,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方向下,薄型地暖,将会走出一片绚烂的天地。但,前提是薄型地暖公司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不断的创新,还要选择一条适合本公司发展的对外宣传和推广的途径,把专利由外衣变成保护自己的武器,诚信于人,服务于心。
编辑:潮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