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访问《暖立方小程序》
扫码关注《暖立方》微信公众号

电地暖用户对梯电价涨价的忧虑

   日期:2012-05-07     来源:钱江晚报    
核心提示:另外,对于冬季与夏季的用电高峰,尤其是尚未实现集中供暖的家庭,使用空调、电暖器等电力取暖方式是度过寒冬的主要方式,是无法削减的刚性用电。对于特殊季节性短期用电高峰,缺乏差异化和人性化的计量方式。总的看来,阶梯电价方案过于简单,细节设计还显得粗糙。
   交多少电费就要按“阶梯”来算了。从目前已公布了听证方案的省市来看,上海第一档不提价的用电量为260度/月,为全国最高。近日,浙江省物价局发布公告,公布了浙江省完善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政策听证会的两个方案,月度方案第一档为0-213度,第二档为213-394度,第三档超过394度;年度方案第一档为0-2556度。
 
  在南京,市民普遍反映夏冬两季用电多,“肯定超过二三档”,希望能有所考虑。一些人口比较多的家庭称,以家庭为单位划定阶梯,几乎肯定每个月都超标,这不公平。有专家则提出,听证会方案公布的用电量数据,是按照城乡平均来统计的,这对城市居民来说不公平。
 
  阶梯电价应突出差异化
 
  钱报网网友天水一滴:实行阶梯电价的本意,在于“劫富济贫”:即令有能力负担超额用电成本的高收入群体,承担更多的发电成本,从而补贴低收入群体的用电负担,促进全社会的节能省电意识。
 
  但在各地的电价调整方案中,针对各个群体、不同生活情况的多元化、人性化制度设计存在简单、生硬的缺陷。例如以家庭为单位划定基本用电量,对于超过正常人口数较多的家庭,以及一户多房、多个电表的家庭,在基本用电量的划定上,缺乏相应的弹性和调整空间。另外,对于冬季与夏季的用电高峰,尤其是尚未实现集中供暖的家庭,使用空调电暖器等电力取暖方式是度过寒冬的主要方式,是无法削减的刚性用电。对于特殊季节性短期用电高峰,缺乏差异化和人性化的计量方式。总的看来,阶梯电价方案过于简单,细节设计还显得粗糙。
 
  阶梯电价应突出差异化,可以考虑“峰谷电”的调峰作用,进一步细化。在计算阶梯电价用电量时,区别计算峰时段电量和谷时段电量,并实施差异化定价。一方面更有利于缓解高峰电力供需的矛盾,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轻居民用电支出压力,更容易接受新的调价方案。
 
  用电量分档应避免“被80%”
 
  钱报网网友陈爱兵:“一档用电、多多益善”,这恐怕是多数居民的心理,不仅江苏人抱怨自己的第一档电量不如京沪粤浙,就连广东人对此也意见连连。怎么办?有人提议电价“阶梯”分得越细越好,甚至农村、城市区别对待,“城市居民不该为阶梯价改多买单”。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笔者以为,实施阶梯电价的初衷不仅在于鼓励大家少用电,同时也隐含着调节贫富、缩小区域、城乡差距的目的,如果因为农村居民用电天然比城市少,就反对标准“一刀切”,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有违政策制订的公平原则。事实上,阶梯电价划分的最大问题是,这80%的家庭覆盖范围究竟是怎样调查出来、如何划定的?很多居民之所以反对,很大程度上是担心自己“被80%”了。因此,当务之急是,有关部门必须公开相关居民用电量的调查数据,让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知道了自家的用电量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档位”,才能够消除部分群体的被剥夺感,从而才能够听证协商出最合理的电价划分方案。
 
  有“罚”还须有“奖”
 
  钱报网网友鹤东云泽:追溯源头,那种收入水平低用电量就少的假设是有问题的。至少有两种情形,其一,很多收入较高者可能有各种权利和机会把私人生活用电需求转移到公共空间上去;其二,住宅多,单户自然用电少;穷人一大家子聚集,独居者更是需要天天居家过日,用电量怎么能少呢?即使一个独居老人和机关干部企业白领用了同样的电,交了一样的电费,那感受和其间的公平问题,靠阶梯电价能解题吗?那些第一档电量不够用、与农村比吃了亏的城里底层人士,需要的是贯通城乡的“生命线”供电保障。
 
  钱报网网友英洪波:之所以制定阶梯电价,当然是鼓励人们节约能源少用电,如果最后演绎成电力部门创收的手段,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阶梯电价应该体现“奖罚”原则。对过度用电就要大幅度提高差价,体现“罚”的原则;而对用电少的当然要给予一定的优惠,体现的就是“奖”。既然大家都反映这一档电量设置过低,就说明其设置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不管穷富都被列入“罚”的行列,当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用电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不能简单行事,更不可嫌麻烦。阶梯电价设置合理,它就是惠民“帮穷”的良策,反之,就是馊主意。工薪阶层是社会主体,无辜被受伤显然不是决策者的初衷。加大“奖罚”力度,是大家所期盼的。
 
(编辑:清雅)
 
 
更多>同类地暖网

推荐图文
推荐地暖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