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赵家堡以生产暖气片闻名,也因暖气片生产遭受严重的环境污染,“家家生火、户户冒烟”是当时企业的真实写照。如今,固守了30多年的传统生产方式正在走向终结。
现在,原本烟尘弥漫的车间甚至见不到生产原料砂子,原来需要100多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两个人就够了。工艺的改进不仅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更改变了暖气行业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形象。
升级带来哪些改变?
混砂机替代传统工艺,暖气片企业不再乌烟瘴气
近日,记者随并州环保行记者团来到位于赵家堡工业园区的清徐县学栋散热器有限公司。远远望去,已看不到冲天炉冒出的滚滚浓烟。走进工厂,发现昔日人声鼎沸、杂乱作业的铸工车间,如今已是一排排流水线,工人紧张有序地在工作,工作环境大大改善。
“厂里原先有100多人混砂,现在一台混砂机就全部搞定了。”在砂处理全自动控制室,学栋散热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俊刚告诉记者,机械化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
生产铸铁暖气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制作砂模子。制模时,必须把粗细不一的砂子混合在一起,这样制作出来的铸铁暖气片砂眼概率才会变小,光滑度会更好,产品质量也更高。在生产中,这一环节被称为混砂工段。
混砂工段也是暖气片企业污染最为严重和劳动强度最密集的工段之一。过去,这里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弥漫,车间里到处乌烟瘴气。环保、劳动等有关职能部门虽然多次对这一工段提出整改要求,但企业苦于找不到新的替代工艺。因此,工艺依旧,污染依旧。
“现在,混砂过程全部由电脑控制,只需要两个人进行操作,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赵俊刚说,现在公司有500多名工人,150多人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技术工人,但懂电脑和铸造的技术工紧缺。
在作业场区内,记者甚至没有看到生产原料砂子,因为所有原料全部皮带传输。即使造型机、落砂机遗落下的砂子,也会落入下层的传输皮带,再次被输送进混砂机。记者发现,现在的混砂工作区域,窗明几净,再也没有烟尘飞扬的景象了。
不改行不行?
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产业升级改造势在必行
太原是全国铸铁暖气片行业的“晴雨表”。去年冬天,太原铸铁暖气片企业全部关停,在全国暖气片市场引发了强烈地震。仅3天时间,铸铁暖气片价格就由原来的每片25元一下子提高到28元~30元。
太原市清徐县是全国铸铁暖气片生产基地。这里的铸铁暖气片企业大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鼎盛时期,全县共有54家企业。经过2008年的大规模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清徐县只剩下7家铸铁暖气片企业。现在,仅存的7家企业全部聚集在赵家堡村。
“尽管经过如此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整治,但其全国市场占有份额始终无人撼动。”太原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剑明告诉记者,2013年,清徐县铸铁暖气片产能约5400万片,产量约4500万片,约占全国实际产量的70%,产值约6.5亿元。
2013年11月下旬,记者曾来到位于赵家堡工业园区的清徐县学栋散热器有限公司,落后的生产工艺、粉尘肆虐的厂区环境,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的工作区,让记者亲眼目睹了传统暖气片行业的生产状况。
“事实上,清徐县是全国传统铸铁暖气片行业的一个缩影。”清徐县环保局副局长王江涛说,2013年以前,清徐县暖气片行业污染排放量约占全县工业污染排放量的60%左右。
2013年的冬天,对太原市暖气片生产企业来说,异常寒冷。
2013年11月20日,太原市责令经信、环保、供电、有关乡镇等联合行动,对全市暖气片行业重拳出击,全面实施关停,拆除主要生产设备,限期完成技改升级工程,力求行业达标生产。这也是继2008年之后,太原市对暖气片行业的第二次整治。
技改难在哪?
企业对怎么转型手足无措,国内外缺少相关研究
面对整个行业脏乱不堪的生产现场、无组织的污染物排放以及太原市政府和清徐县技改升级的硬性要求,暖气片生产企业一时显得手足无措。
“当时甚至不知道混砂机怎么用。”赵俊刚向记者坦言转型的不易,“毕竟固守传统生产方式30多年,而且国内外高校也没有暖气片行业机械化生产的研究,对于政府要求的技改升级,着实没多少把握。”
“暖气片企业升级改造是一项全新的工程,目前全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太原市暖气片行业协会负责人也如是说。
在实际工作中,清徐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瞄准瓶颈所在,积极组织经信、环保、有关乡镇、企业负责人先后赴河北、江苏等地对13家优秀铸造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污染治理等关键环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及时邀请国家、山西省铸造协会等行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邀请环保专家召开技术改造方案论证评审会,科学确定技改升级的具体工作方案。
遵循“新上设备国内一流、各家改造升级标准统一、各项手续合法合规、领导组严格验收”的原则,今年5月,清徐学栋散热器有限公司等6家暖气片生产企业陆续完成升级改造任务,进入试生产阶段。据统计,这6家企业升级改造的总投资超过2.3亿元,预计铸铁暖气片产量将达到3600万片,安排就业3549人。
“这意味着,太原市传统铸铁暖气片生产企业固守了30余年的传统生产方式将在今年走向终结。”刘剑明说。
效益明显不?
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大大提升,污染占比由60%下降到6%
机械化改造、流水线作业以及大量技术工人的引入,给太原暖气片行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技术工人的生产速度更快、成品率更高。”赵俊刚说,目前公司的混砂、制芯工段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浇铸工段实现了半自动化作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太原市暖气片行业的龙头企业,清徐县学栋散热器有限公司此次技改升级的投入超过了3000万元。完成技术改造升级后,虽然工人数量减少了1/3,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却大大提升。赵俊刚说:“技改升级后,我们厂铸铁暖气片年产能将由原先的500万片提高到现在的650万片,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88%提升到现在的95%。”
技改升级带来的环境效益同样显著。据测算,产业改造升级后,清徐县暖气片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县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百分比将由原来的60%下降至6%,下降幅度超过90%。
太原市环保局总量管理处处长刘仕俊介绍说,目前,除熔化环节因温度要求(必须加热到1000摄氏度以上),需要使用低硫、低灰的焦炭外,暖气片的加工环节甚至工人的日常生活全部改用天然气,工厂内的除尘、脱硫设施也全部上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清徐县副县长郝虎生表示,为了最大限度确保暖气片行业集中集约、规范健康发展,清徐县及时出台了《铸铁暖气片行业有序生产管理办法》。按照要求,发现环保设施不运行或减量、不连续使用等问题,企业一律关停;生产时间单班超过8小时、双班超过14小时,全年累计超过300天的生产时间一律关停;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一律关停。
不改到位倒扣保证金
太原年产500万片以下的暖气片生产企业全部关停
中国环境报综合报道天空中四处飘散着黑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路面上沉积着厚厚的油泥,连树木都被厚厚的灰尘笼罩,风一过扬尘起,能见度就不超过10米。这就是2008年之前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许多小型乡镇暖气片生产企业集中地的污染现状。
清徐的小型暖气片厂主要采用人工灌注的方式,铸模主要以重油为粘着剂,而重油是高污染的化工产品。此外,这些小型企业基本没有对烟尘等污染物进行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随着小型暖气企业的增多,暖气片价格骤然下降,导致暖气片生产大县清徐县多数暖气片生产企业出现亏损。一些企业因产品积压严重,开始降价。
降价后,企业为了寻求更好的效益,不得不降低生产成本。这类企业往往本小利薄,不能投入大量资金更新生产技术,加强硬件设施。因此,他们往往采取“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的对策,从而导致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多次整顿却不见显著效果,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2008年,山西省太原市下决心整治暖气片行业的污染问题,清徐、小店成为整治重点。从当年3月开始,对年产500万片以下的小型暖气片生产企业全部进行关停改造治理,清徐31家暖气片生产厂仅保留8家。
“为扭转污染重、能耗高、效益低的状况,暖气片行业必须进行治理改造,企业改造后既环保了,又上了新项目,这样才能走出以资源换增长的怪圈。”清徐县一位政府官员说。
为使改造治理进行得彻底,清徐县政府还要求每家企业缴纳150万元的保证金,在10天以上、20天以内超一天罚款两万元,超过20天,保证金将全部作为罚款。同时,超过一个月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将被实施强制关停。
[编辑:王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