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访问《暖立方小程序》
扫码关注《暖立方》微信公众号

投稿|如何发挥地暖在防疫抗疫时的安全保障作用?

   日期:2020-04-13     作者:黄国仓    
核心提示:本次冠状病毒带给人们的伤害是巨大的,疫情的本质是暂时无药可治的病毒传播,传播途径和普通流感基本相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染,初期全凭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来防疫和抗疫,采用在家隔离和医院诊治的防疫抗疫方式。病毒都喜冷怕热,病毒传播最活跃的温度范围是10-20℃,因此流感和疫情大多发生在冬季,那冬季的室内环境温度就至关重要,舒适的环境温度可以消除因受凉感冒而降低人体抵抗力隐患,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的主要方式是中央空调和地暖/暖气片,部分中央空调因存在空气交叉对流隐患,病毒疫情来临时会被强行关闭,冬季不能开空调或舒
本次冠状病毒带给人们的伤害是巨大的,疫情的本质是暂时无药可治的病毒传播,传播途径和普通流感基本相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染,初期全凭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来防疫和抗疫,采用在家隔离和医院诊治的防疫抗疫方式。病毒都喜冷怕热,病毒传播最活跃的温度范围是10-20℃,因此流感和疫情大多发生在冬季,那冬季的室内环境温度就至关重要,舒适的环境温度可以消除因受凉感冒而降低人体抵抗力隐患,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的主要方式是中央空调和地暖/暖气片,部分中央空调因存在空气交叉对流隐患,病毒疫情来临时会被强行关闭,冬季不能开空调或舒适度较差的室内环境显然不利于防疫和抗疫,本文重点分享如何发挥地暖在防疫抗疫时的安全保障作用。
一、现有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在疫情中暴露出的安全隐患问题
在本次防疫最寒冷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防疫部门发布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文件,多数医院、商场里的中央空调系统被迫关停使用,关闭空调后,冬季室温12℃左右正是病毒传播最为活跃的温度范围,同时湿冷环境降低人体的抵抗力,容易让人感冒发烧而增加冬季防疫难度,医患人员都穿着厚棉衣在紧张抗疫,特别是严寒冬季,没有取暖设备自然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本次疫情暴露出的暖通系统的设计配置问题主要有三点:
1.多数公共场所采用了简单的风管式中央空调,因存在送风管和回风管的空气交叉对流隐患,抗疫时全被关闭;如采用水系统中央空调,则不存在空气交叉感染隐患可安全使用。医院、学校等重要场所采用风管式中央空调显然是忽视安全设计原则,风管机和水机两者价格差距不大,占建筑体总投资比例很低,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2.多数通风系统采用送风和回风集中的双向流设备,也因存在空气交叉对流隐患,抗疫时也被关闭;如采用送风和回风管分开的单向流设备,则可消除室内空气交叉感染隐患。
3.多数公共场所没有采用地暖等应急的安全采暖设施,防疫时中央空调一旦被关闭,冬季医院就像冰窖一样陡增抗疫难度;如设计时配置了地暖等取暖设施,或采用了水系统中央空调地暖两联供这套高性价比的系统,则可完全避免冬季医院里冰窖抗疫的灾难后果。增加地暖初投资有限但挽救生命健康价值无限!
二.地暖在预防病毒传播方面的安全保障作用
地暖作为全球公认的舒适采暖方式,热辐射采暖原理相对于空调和暖气片,是唯一没有空气交叉对流隐患的采暖方式,在防止病毒传播方面,具有无空气交叉对流和地面温度高两方面独到的技术优势,具体表现如下:
1.温度高可降低病毒飞沫传播风险:地暖的空间温度和地面温度均较高,干式地暖的空间温度高达25℃.地面温度高达30℃,冬季室温高,一方面破坏了病毒活跃繁衍的低温环境而降低其繁衍能力,另一方面可加速飞沫的水份蒸发,减少病毒飞沫在人体呼吸区域的空间停留时间,降低飞沫病毒在空中的传播风险;地暖的地面温度高,烘干落地飞沫的水份而凝固于地面,可有效束缚飞沫病毒在地面的活动传播和繁衍,从而降低病毒飞沫传播的风险!
2.消除了病毒空气交叉对流的传播现象:地暖的原理是热辐射采暖,没有空气强制对流,也没有送风和回风,不存在空气交叉对流,自然可消除病毒在空气流动中的交叉感染,相对中央空调空气对流系统,可大幅降低公共场所人传人的风险,避免了因疫情关停中央空调系统而增加防疫风险!
所以,地暖独有的无空气交叉对流和地面温度高的特征,疫情时开地暖可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自信心和安全感,有助于降低冬季病毒的飞沫传播风险!从而提高防疫过程的安全保障。
三.地暖在抗疫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作用
1.抗疫时不被关闭可为医患人员提供温暖保障,地暖无空气交叉对流隐患,疫情时可继续工作,装有地暖的公共场所,因疫情关闭中央空调后,地暖可发挥关键的温暖保障作用,既可提高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抵抗力和自信心,又可消除湿冷感冒隐患,从而帮助提高抗疫能力。
2.降低医护人员的飞沫传播感染风险,地暖的空间温度和地面温度均高,可减少飞沫病毒在空中的停留时间并降低地面病毒的繁衍能力,从而降低医护人员在抗疫时的感染风险,提高抗疫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
四、防疫抗疫时如何正确使用地暖
装有地暖的公共场所和家庭,防疫抗疫期间应正常开启并适当调高温度,对抑制病毒传播和保障人身安全更有帮助,具体操作建议如下:
1.公共场所的地暖操作:有疫情时正常开启地暖,中央空调及通风系统按防疫管理文件关闭相关操作,将地暖的热源水温调高至60℃左右;电地暖将室温设定在28℃;空调地暖两联供系统,将空调水温调至55℃左右,打开地暖,关闭大厅风机盘管,各房间的风机盘管可根据温度需要打开使用,单独房间的风机盘管无空气交叉对流隐患。防疫期间地暖常开
2.家庭地暖操作:把壁挂炉水温调到65℃左右.空气源热泵水温调至55℃左右,房间温控器统一设定28℃(包括电地暖),如室温较低可同时打开空调补充,干式地暖房间温度可达25℃以上。有新风和空气净化机的全部打开,无新风净化机的家庭,每天必须保持开窗换气2次以上。有汗蒸房的家庭,可将汗蒸温度调至45℃左右,每天汗蒸1次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外出人员回家时需将口罩消毒,防止接触感染!在地暖房隔离时同样需要勤洗手、多喝白开水。
五、结语
1.地暖是所有取暖方式中唯一没有空气交叉对流隐患的安全采暖技术,是地面温度相对最高的舒适采暖技术,干式地暖地面温度高达30℃.房间温度可达25℃。
2.疫情的本质是病毒传播,传播途径与普通流感相同,主要空气飞沫和接触;病毒的特性是喜冷怕热,最活跃的温度范围是10-20℃湿冷环境,疫情初期全凭人体自身的抵抗力。
3.中央空调风管系统因存在空气交叉感染隐患,按国家防疫部门文件规定抗疫时必须关闭,没有取暖设施的医院等公共场所将徒增防疫抗疫难度,增加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4.地暖无空气对流隐患在疫情时可正常使用,适当调高温度可提高人体抵抗力、自信心和安全感,消除因湿冷感冒发烧隐患,可为防疫抗疫提供温暖的安全保障作用。
5.地暖较高的空间温度和地面温度,可破坏病毒活跃繁衍的低温环境而降低其繁衍能力,加速飞沫的水份蒸发,可减少病毒飞沫在人体呼吸区域的空间停留时间,地面温度高有效束缚飞沫病毒在地面的活动传播和繁衍,从而降低病毒的飞沫传播风险! 
 
 
更多>同类地暖网

推荐图文
推荐地暖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