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供暖供冷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浩发言
以下为本站编辑根据刘浩常务副主任在中国地暖万里行宝鸡站活动上的发言整理:
一、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简称地暖)的技术优势
1. 舒适性好
地暖使地面有效温度高于室内上部温度,地面表面温度一般不高于30℃,沿垂直方向温度逐步降低,在距离地面30cm左右处,空气温度基本上等于室内设计温度(20℃左右),在距离地面30cm~200cm空间,沿垂直方向的温度基本不变,使人有脚热头凉的感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健康理论。
2. 高效节能
地暖散热面积大,热量自下而上,热水温度50℃时,室内1.5米以下即可达到20℃以上,提高了效率;热媒低温传送,在传送过程中热量损失小,热稳定性好;由于地面及混凝土层蓄热量大,稳定性好,在间歇供暖的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缓慢;地暖设计计算温度比传统的散热器供暖一般要低2℃,而当室内采暖设计计算温度每降低1℃,可节能7%~10%,因此,地暖与散热器供暖比较,可节能15%~20%,节能效果明显。
3. 使用寿命长
由于地暖是采用耐热塑料管道或发热电缆埋入地面的混凝土中或嵌入保温层中,不腐蚀、不结垢,如无人为破坏,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
4. 综合经济性能好
由于地暖使用寿命长,约是散热器供暖的2~3倍,运行管理和维修费用低,虽然初投资略高于散热器供暖,但综合经济性能明显比散热器供暖好。
5. 隔声效果好
由于地暖在地面内增加的保温层,提高了楼板的隔声效果。
6. 节省空间
与传统散热器供暖相比,节省了放置暖气的空间,既增加了室内使用面积,又便于室内装修和家具的摆放。
结论:
地暖作为“新型高效采暖空调技术“列入《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
二、国外地暖发展状况
地暖起源于中国,发展于欧美。普及于日韩。
三、国内地暖发展状况
现代意义上的地暖,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经历了萌芽期后快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
根据国家《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及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标准》,中国划分成: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
严寒和寒冷地区为北方地区;夏热冬冷和温和地区为过渡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为南方炎热地区。
严寒和寒冷地区: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华北、东北、西北等三北地区13个,华东地区3个,西南地区2个,中南地区1个;中国北方地区的国土面积约为67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2%;人口54737万人,约占全国的44.8%。
夏热冬冷和温和地区: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华东地区6个,中南地区6个,西南地区4个;过渡地区的国土面积约为237.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24.7%;人口5.82亿人,约占全国的46.2%。
夏热冬暖地区:涉及4个省、自治区(不含台湾、香港、澳门)国土面积44.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4.7%;人口约1.3亿,约占全国的10.3%。
一般来说,中国的北方地区和过渡地区的城市是需要采暖的地区。
1. 严寒寒冷地区(三北地区,传统采暖地区)在新建民用建筑中的应用比例逐年上升
v 沈阳、西安等地占80%左右
v 新疆乌市占90%
v 内蒙呼市、包头占30%
v 北京2009年占32.5% 2010年占43%
2. 夏热冬冷地区(传统非采暖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2000年以后,发展迅速。地暖施工企业达1000家以上。
v 冬季室温最低一般在0-5℃。冬季湿度大,感觉湿冷。
v 采暖以空调、煤炉为主。效果不理想,室内空气质量差,运行费用高。
v 多数人靠增加衣物保暖御寒,导致冬季各种老年病多发。
3.我国地暖行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v 北方传统采暖区域:地暖得到普及。在二三线城市成为采暖主流。
v 南方(长江、淮河流域)地区发展迅速。华东、西南地区发展较快。
v 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v 品牌集中度提高。
v 科研投入增大,创新能力增强。
v 世界最大采暖市场逐步形成。
四、我国地暖行业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
1.标准化工作滞后。
2.品牌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区域发展不平衡。
4.人材储备不足。
5.施工企业数量多,实力不强。
6.市场亟需规范 。
假冒伪劣
无序竞争
缺乏统一售后服务标准
五、我国地暖行业发展策略
1. 强化媒体建设,加强地暖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
2. 加强标准化工作。管材、分集水器、发热电缆、保温材料、温控技术等。
3. 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4. 注重人才培训。《地面供暖施工员》《地面供暖项目经理(D)级》《地面供暖工程设计》
5. 加强地暖施工企业登记管理工作。《辐射供暖供冷施工等级管理办法》
6 .加强行业自律,倡导公平竞争。
编辑:潮小楠